[要靠回想來寫心得 主編按]
姊姊的守護者
My Sister’s Keeper
作者:茱迪.皮考特
譯者:林淑娟
出版社:台灣商務
出版日期:2006 年 12 月 01 日
很多社會新聞裡,父母負債想要走上絕路,都會想把小孩一起帶走...理由不外乎是,不忍心讓孩子獨留在世間受苦云云...
我總覺得這樣的說法太過一廂情願。
父母選擇自殺逃避問題,原本就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;以為死了可以一了百了,其實只是把問題和傷痛留給身後的人~ 我覺得會想要用這種方式逃避現實的人,很可能都沒有想過,還有比他們慘十倍一百倍一千倍的人,依然一天一天地努力活著,那自己怎麼能那麼大言不慚地喊著活不下去呢?? 好死不如賴活著,我向來覺得活著就有希望。 至於把孩子一起「帶走」,說白點,其實是殘忍地奪去了孩子的生存權和未來... 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,就不可能有光明的未來嗎? 不至於吧... 如果不忍心孩子孤身受苦,那應該反過來叫自己加油,不是大家同歸於盡才對吧?
有點扯遠了~ :p
作者的表達方式,都是用第一人稱的方法來述事...於是我們在讀的時候,會一下子看到安娜在獨白,一下子看到莎拉的內心掙扎;我很喜歡這樣的編排,我向來喜歡看用第一人稱來述說故事的方式,會讓我覺得更貼近主角,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感受。 這個故事裡還有一個不知該支持女兒(哪一個女兒?)或支持老婆的爸爸,和一個救不了姊姊也救不了妹妹的二兒子;我對這二個男人的角色感到同情,但我同時也有種感覺,當這種極細膩、私密、敏感的感情拉扯問題發生時,男人總是沒辦法像女人一樣直接地反應,他們大多都選擇退到二線,當一個「關心的旁觀者」。
也許是因為自己當了媽媽,所以我從頭到尾,都沒有辦法「討厭」那個拿二女兒當「基因替身」的莎拉...因為她只是本能地想拯救自己生病的小孩,只是因為:「身為媽媽,看著孩子病得那麼苦,看著她從健康可愛的樣子(凱特發病時好像才四五歲),變得那麼瘦弱痛苦...所以,只要有那麼一點點救她的可能,我都不可能會放棄的呀!!」 是啊,換做是我,如果毛豆生病了,就算是東海龍王角、千年瓦上霜,我都會死命地去弄來吧...
可是,當那個能夠救孩子的「藥方」,同時也是自己的另一個孩子...當原本以為無傷大雅的「替身臍帶血」、「替身血液」、「替身骨髓」...變成了可能同時傷害另一個孩子的重要器官--腎臟,身為媽媽,其實何嚐不也同時為那個身為替身的孩子感到心疼?? 又尤其,安娜原本是健健康康的孩子,熱愛運動,熱情活潑,要她為了救姊姊而犧牲自己,要自己忘了自己也是她的媽媽,要自己對她殘忍,我覺得,這也是非常艱難的決定。
所以我真的沒辦法討厭莎拉,因為我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像她那樣堅強。
至於安娜,哎,太讓人心疼~
這是一個沒有好人壞人的故事,每個角色,都有好幾個面向,都有好多掙扎在互相拉扯。因為我不喜歡在別人沒看之前先講結局(或是關鍵點),所以有地雷的部份我就不提了~ 我只能說,雖然結局結得令我意外,而且有點草率(怎麼搞的,我連看好幾本書都是醬,結局一揭曉後,後頭的情節就整個草率起來~);可是我想,也或許這樣的結局,才符合作者的初衷... 生命不是我們應該去控制或操控的,在我們最意想不到的狀況下,生命會自己開出一朵美麗的花~
雖然我真的很捨不得安娜。
值得一看的好書唷 :)
(接下來,請各位讀書會成員發表吧~~ Cino,小芯媽,Celt...不要裝傻...)
嗯~這本書真的好看....這樣可以嗎?^^"
剛開始會很自然的隨著安娜的情勢走,到後面出現直轉的劇情時,我還真的嚇到了!雖然不捨安娜,但到後面也能體會媽媽的心情,只是...這種事~真的存在嗎?為了救一個孩子而存在?!